公司动态
首页 >> 公司动态

赵泽华:海洋工程市场和发展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时间:    来源:    作者: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工程师 赵泽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朋友们!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们提供这样一次机会,让我们分享在海洋装备领域的一些观点。我的汇报题目是海洋工程市场和发展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在正式汇报之前,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中船重工的一些情况。中船重工主要是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个性化的服务,我们的主要客户既包括国家相关的部委,也包括集团公司的总公司以及成员单位的一些情况,还有其他的像协会、造船工程学会、国家开发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这些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根据我们的业务领域主要是划分为以下六个业务部门。

       下面我介绍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个是对2010年全球的海洋工程设备市场做一个回顾。第二部分是对第二季度的情况做一个分析,第三部分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一个展望。

       第一部分2010年呈现了两个特点,一个是建造市场出现了复苏之势。也许我们看2010年还不能是完全的复苏,但是现在这种势头保持了持续。第二点,整体上产业格局比较稳定,但是在一些局部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从订单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在2011年出现了共同增长的局面,在不同的类型装备之间又稍微有些差异。生产装备相对比较慢一些,海工船舶基本与去年持平,但是较09年还是有所增长。

       从主要的钻井装备来看,我们对比了一下这几年的变化。可以看到自升式的平台出现了比较大的回升,相对来讲,钻井台也有较多的增长,总共成家了7家三艘。生产装备来看,可以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主要是以SPFO的新建船改装为主,我们可以看到生产装备的类型在去年来看还是比较丰富的。从订单成交的进程上来看,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在上半年的时候,成交量还相对比较少,但是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成交量开始出现了放量的成交。

       从海工船舶2000年以来的变化可以看到,在06、07年达到高峰以后,在08年出现金融危机以后急速下滑,但是2010年停止了下降。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市场是出现了复苏的势头。

       产业格局,我们通常认为是三个阵营,第一个是以日本和美国微代表,第二个是韩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是阿联酋和中国。我们看一下2010年装备的建筑格局,从总体上来讲,韩国和新加坡、中国和阿联酋仍然是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巴西在去年它是呈现了34.6亿美金的订单。可以说它一下子进入了这个阵营,主要是依靠他本国的资源优势和本国的政治优势,也进入了这个梯队。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认为他将来一定在这里面占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确定它在这个市场领域是不可忽视的。

       就每一类钻采装备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从深水装备来看,可以看到韩国的量相对是比较大的。在这个领域韩国是具有绝对的优势,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深色的是新加坡的,从这个角度可以看新加坡在自升式钻井平台有很大的成交量,在这个领域有很大的优势。当然,中国在去年也有不少的订单,这也是一定的优势。

       从FPSO可以看到,蓝色的是韩国,它在每一个装备上都有成交,也说明了韩国在装备领域有全面的优势。当然,我们也提到巴西凭借自己资源优势和政治优势也获得了FPSO的订单。从FPSO的改装可以看到,去年有10艘的订单,新加坡占了7艘。当然,中国也获得了2艘的订单。

       海工船方面,中国从总量上来讲,在全球还是处于第一的位置,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差距。在一些高额的产品上,可能我们跟国外先进的水平还有差距,但是从总量上来看,我们还是保持了全球第一,说明这一块,还是有较强的竞争力,这是第一部分的情况。

       下面,看一下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主要是就最近的市场发展情况做一下分析。主要是从两个角度,第一个是租赁市场,再一个是建造市场。

       租赁市场大家可以看到,钻井装备的利用率出现了回升,我们对比一下3月份和去年12月份的,大家可以看到,对比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利用率是有了回升,这是全球利用率的回声。像美国墨西哥弯回升了,欧洲地中海也是回升了。说明租赁市场的情况停止了去年下降的势头。这个图主要是对比了几个主要地区的情况,可以看到租赁合同的现象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这个图从海洋工程来看,租赁市场也出现了回升。当然,这个回升的势头还面临着一些各种各样的风险,可能还会有反复,当然从总体上来看的话,这种上升的趋势是可以肯定的。

       具体来分析一下建造市场的情况。建造市场是根据中心的统计数据从总量上来讲,包括钻井装备和市场装备总共是58座,今年达到了45座。今年第一季度成交的金额总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量,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订单确实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海洋工程钻井装备的增长,左边这两个图是钻井装备的情况。去年是33座,到目前已经有了40座订单。当然,有钻井平台和自升式钻井平台。生产装备去年是25艘,今年5艘,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根据我们对市场的了解和根据市场的规律来看,生产装备今后比第一季度还会好一些。所以,全年的量有望是超过去年的。

       而钻井装备的订单远远超过了去年全年,生产装备由于其他一些模块,也就是说我们前面讲的5艘主要是成交的装备,包括FPSO的辅助船装备的兴建和改装,不包括模块,如果加上模块,我们可以看到订单的金额还是不少的,达到了42亿,相当于去年的1/3。

       具体来分析一下钻井装备成交的情况,这两张图是分别以数量和金额的角度来对比钻井装备具体的成交情况。从这个里面可以看到,从数量上来讲,钻井是达到了15艘,是占总数的45%,而自升的钻井平台是17艘,还有两艘是在建的出售。从总体上来讲,钻井装备是占了62%的比例,可以说占有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自升钻井平台由于成交量比较大,还是保持了非常好的涨势。

       除了成交的定单之外,还有一些模块的成交。从国家的方面来看,主要是韩国、新加坡、日本,包括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成交了较多这样的订单。

       下面就韩国人的辅助船,目前的情况还比较少,这个数据是被低谷的一个数据。这个只有21艘的成交量是应该被修正的,从成交的类型上来看,成交的类型非常多。

       下面来就今后海洋工程发展的市场做一个展望。主要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油气需求。根据预测,将来2035年石油和天然气会有很显著的增长,对比来说天然气的增长会更快。中长期石油需求的增长,其实来自于非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尽管在总量上占有非常大的份额,但是从未来来看,非洲、中东,包括拉丁美洲这样的国家,将会成为油气增长需求主要的推动力量。

       从2011年油气需求的预测,从总得情况来看,一些预测机构预测的结果是大同小异,都认为有了一定的增长。从平均的速度上来看,也认为是一致的。这样2011年比2010年的增长大概是1.4万桶每天,他们的预测是一致的。

       第二点是原油价格走势预测。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从中长期和近期的情况来看,根据预测将来油价保持继续大幅上升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到2035年预计油价可能要达到200美元左右。但是,IEO根据最新的预测认为更可能是中间的这条线,因为将来油价保持100美元以上的水平的希望还是很大的。最近油价由于经济复苏的推动,再因为利比亚局势的影响,油价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

       这一块是2010年到2013年的原油价格的走势,这是较早之前统计的数据。当时根据这个预测只有90美元左右,但是现在来看已经达到了100到110美元这个水平。根据我们的看法,也就是说始终持续保持100美元以上和持续上涨的势头,由于客观的自然条件,可能不能一直持续,此后可能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总体上来看,今后三年油价会保持在90美元以上的水平还是很大的。因此对海洋工程石油开发的刺激还是足够的。

       第三点是油气开发的前景。主要是从目前已经生产的油气田的结构,按不同水深和将来待开发的结构,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到,待挖的是69%,潜水的区域是在下降,深水的区域是在增长。这个趋势将来仍然在持续,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浅水的总量是很大的,因此浅水装备的需求仍然会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并不是深水的趋势而使浅水没有前途。

       再看一下新开发油气田的预测,根据这个预测,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新开发油田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北美等区域,而从不同水深的对比来看,300米深的水深的开发,将来主要还是集中在像北美、拉丁美洲和西非这些地区,将来深水的增长还是比较多的。

       由于油气价格的高涨,也刺激了油气公司对2011年的投资。根据调查,2011年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的投资,将在2010年基础上继续增长,我们知道2010年是增长了11%,今年也大概会增长11%的水平,这个是针对全球400多家主要油气公司做的调查。具体来看一些主要的油气公司,像跨国的这些,包括国家的石油公司,像英国石油公司,雪佛龙、壳牌等等公司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投资,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全球平均的投资速度。

       最后我们对海洋工程装备主要几个细分市场做一个展望。当然,这个观点是基于现在形势的认识和我们自己的分析,仅供各位参考。

       首先来看一下钻井装备市场,从运营市场上来看,也就是租赁市场上来看,2011年还是有比较大的压力。当然,钻井装备运营市场现在还是相对来讲处于一个历史比较低的水平,因此这样会压制钻井装备运营市场的复苏。预计2011年全球有54座钻井装备交付,这个图是给出了不同的交付类型。

       当然,我也必须看到这种压力虽然存在,需求的多元化也是存在的。根据需求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浅水海洋油气田进一步开发,也就是说浅水还是会继续增加。当然,从比例上来讲它会下降,从总量上来讲它会增加。再一个是海洋油气开发,向中深水进军,会增加深水装备的需求。另外,还可以看到像一些老旧的钻井平台不得不面临淘汰和退役的命运,因为淘汰而产生的需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

       我们再看一下自升式钻井平台,大量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是建造于1984年之前,已经有接近30年的水平,这些都是潜在淘汰的对象。这样对我们来讲,就是一种产业的需求。当然,最终这种潜在的需求能不能转化成真实的需求,以及如何转化成真实的需求还要靠其他各种因素共同推动。

       下面看一下深水开发,深水开发我们前面简单的做了一个分析,将来深水开发会有比较大的增加。这个就是就不同水深目前在生产的和将来待开发的情况做了一个分析。从1500米以上,可以看到是有一个大幅度增长,从500米到1499米是有一定的幅度的增长,1500米以上超深水的增长幅度是很大的,它会刺激深水和超深水钻井装备的需求。

       生产装备来看,这个是根据预测,2010年到2014年,生产装备总量达到100座左右的水平。从这个上面可以看到FPSO也就是蓝色的这个柱状,最下面这个蓝色是在总量当中占的比例仍然是很大的。除此之外,像FPS也是有一定的需求。TRB相对来讲需求比较少,根据现在的预测,主要还是在拉丁美洲和东南亚这一块有一定的需求。另外西非和南欧也有少量的需求。当然这都是基于目前项目的进程所做出的估计,最终这些项目能不能成交,还要根据以后的变化来确定。

       这样一种需求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大型的石油公司,尤其是像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当然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也在不断的消化自己的需求,在生产装备上也下了很大的单子。这对巴西以外的企业是可望不可及的,这一点对我们来讲的确意义不是很大。像其他大型的公司,也是有比较多的需求,这是根据MIA在去年年底所做的预测。

       再看一下海洋工程辅助船的情况,根据总体的判断,2011年将保持基本稳定的趋势,这是因为它既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也存在一些有利的因素。从不利的因素上来看,当前的运营市场虽然已经有小幅的反弹,但是总体上来看,还是处于一个低位。而且市场的运营力还是处于过剩的状态,在手持订单当中,有些订单是没有租约的,有一些订单是投机性的订单,这些订单会增加市场的风险,这是不利的因素。同时,也要看一些有利的因素,因为企业不会根据这种市场状态而取消自己的需求。还有一些老旧的船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也有了一些需求。我们也要看到手持订单从2007年、2008年以来也出现了持续的下降,从总量上来看,2007年是1285艘,现在只有大概不到600艘的水平,可以说出现了持续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样的话,也是对建造市场是有利的。

       这是关于几个细分市场的分析,这是我们中心自己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这个预测是比较保守的预测。我们看一下钻井装备,钻井装备2011年会保持一个快速的复苏,可以看到第一季度复苏的势头已经得到了放大。而在今年年底,这种复苏会有一个更大幅度的增长。从现在的水平上来看,我们当时所做的预测相对是比较保守的。

       另外,生产装备市场,在今年还有一个稳步的回升,它会超过去年全年的成交量,这是没有疑问的。对生产装备这个市场,会稳中有升。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季度海工船舶生产装备的成交量是很低的,这种统计实际上是不完全的统计。可以说有大量的订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及时统计进来,此后还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们预计全年的总量跟今年还是保持一个大致相当的水平,这是海工船舶的情况。

       从去年的表现来看,平台供应船的表现是比较好,而商用工作船的表现会比较差一些。从今年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船型都是有成交的。

       非常感谢各位,我在此也代表中船重工研究中心,希望与业内的各位朋友进行交流。